每日更新

学术智慧支撑养老,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在京启动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电 (杨林飞 徐谦)中国老年学学会11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学术会议,就老龄政策、技术创新、产业融合、服务实践等关键问题进行对话,用学术智慧支撑“十五五”期间老龄化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式上,“产学研应用创新平台”启动。
会议历时两天,包括主要报告和七场边会。议题涵盖成人临床疾病、银色经济、医养结合、老年人健康、志愿公益、青少年发展、社区实践等领域。会议由500余名专家、学者和行业相关人士参加,旨在汇聚“政府、行业、ACA”的智慧demia、研究与应用”,促进理念互学、资源共享、联合创新,为国家总体规划作出贡献。
中国老年学协会会长王绍忠在致辞中表示,人口老龄化虽然带来挑战,但也蕴藏着“长寿福利”的机遇。一个重要的挑战是老年人如何获得足够的支持和医疗护理,享受乐趣,享受成就,分享发展成果。我们需要立足国情,用学术确定性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通过深入研究提高政策准确性和服务质量。
应对老龄化必须适应国情
数据显示,到2024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0%,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2亿人,占总人口的15.6%。总人口。
民政部养老服务局局长李邦华在学术会议开幕致辞中介绍,我国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两大战略任务是到2035年,成熟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所有老年人都能享受基本养老服务。
民政部老龄办研究规划处处长任娜指出,“十五五”期间,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加速,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近1400万人。同时,少子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共同作用,将使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人口健康学院院长、中国卫生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先生作了题为“国际老龄化研究进展及与中国比较”的讲座。他指出,仅靠移植西方理论和经验很难有效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复杂地区挑战。我们必须深入解读社会变迁的背景、中国的文化心理机制和制度实践逻辑,利用中国社会积累的代际反馈模式、本土互助传统以及老年人口传承知识、构建家庭传统的独特价值,为构建融入东方智慧的老龄化理论提供丰富的营养。
复旦大学老龄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吴玉绍,对“十五五”期间养老服务政策和实践的发展趋势充满希望。预测养老产业将转型为银发经济,人工智能将重塑养老护理价值链,从“劳动密集型”向“数据智能密集型”的老年人迈进。
健康是银色经济的绝对优先事项
国家卫健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任辰虎探讨了“跨学科视角下的老龄化健康挑战与研究途径”。他认为多种慢性疾病对全世界老年人的健康构成最重大的威胁。要求建立真正“以患者为中心”、多种疾病共同管理、信息共享、协调配合的跨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服务体系,包括:
——老年医疗器械的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推动建立多学科综合团队,创建“老年急症科”,实现从单一治疗向全周期健康管理的转变。
——打造智慧养老产业体系:开发老年智能产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居家养老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将健康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住房设计、公共设施建设,营造无障碍的物质和社会环境。
南开大学老龄化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袁星教授认为,银色经济是“双老龄经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老年服务”,即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第二个方面,“老年准备”是为老年人做准备的经济活动。人口老龄化地域范围广、产业链长、业态多样、潜力巨大。
袁欣强调,银色经济必须从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待。银发经济市场涉及衣、食、住、行、用、住、教、学、工、衣、养、养、文化、旅游、殡葬等几乎所有业态。唯一出路就是用新增产能推动银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医、西医、机器人多方位
到2024年底,全国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9.0岁,65岁及以上人口的国民抚养率为22.8%,每100名15岁至64岁劳动年龄居民中就有22人为65岁及以上人口。
徐凤琴 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在介绍《中西医协同:构建中国式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新范式》时指出,中西医协同是解决老龄化健康挑战的关键。
徐凤琴呼吁,将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多方位治疗干预”的理念与西医“精于精准诊断、攻克明显损伤”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中医药贯穿老年医疗服务链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预期寿命,形成更加全面、个性化的老年医疗服务模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级教授陈殿生指出指出,随着中国人口持续老龄化,老年人在生活方式、护理陪伴、功能补偿、安全监测和医疗康复等方面的支持需求日益增加。智能医疗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手段。
他说,北航在关键模型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比如开发了帮助残疾或半残疾老年人完成进餐行为的送餐机器人。集成的床椅机器人可以帮助老年人从睡觉到坐着无缝过渡,减少对护理的需求。充电:保姆式护理服务机器人配备陪伴、用药提醒、紧急呼叫等综合服务功能。陈殿生表示,未来的医疗机器人不仅要取代人工护理和被动护理,还要融入康复医学,通过机器人改善老年人的运动和认知功能——辅助训练以实现主动康复。
15日的大会上,中国老年学学会与丽水市人民政府、北京九华山庄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产学研用创新平台”举行奠基仪式(全文)【编辑:陈海峰】
在九江,“全鱼宴”中隐藏着怎样的“顺尾江湖”?
打造柱梁“双”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
谢飞:银幕上跟随光的人
美国政府限时恢复
98元一串的蜜饯山楂为何如此受欢迎?
特写:他们再次近距离目睹宇航员凯旋健康归来
专题文章:航天员陈东父母的三重期望
通讯:我仰望天空等你归来我。
评论:中国大陆依法惩罚“独立”个人的步伐仍在继续,而且依然强劲。
普通观赏鸟可以自由买卖吗?这些关于鸟类保护的误解触及了不应跨越的法律界限。
中国已进入呼吸道感染流行期。专家警告:谨防混合感染
“吊牌越来越大” 巨型吊牌背后的电商回归博弈
冬季房屋取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名男子在三个月内减掉了 14 磅。为什么每天喝一杯奶茶越多反而瘦呢?
成为“临时家庭”是危险的。如何才能给陪护医生带来稳定感和安全感?
“大牌尾货”其实是成吨回收的旧衣服。调查孤儿直播间的陷阱。
安徽省合肥市“新平汽车有限公司”打造产业新高原
何当您的血糖水平失控时,您的感官世界就会受到影响。医生保持快乐的秘诀

你可能也会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